为了不断推进我校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改进项目,2022年11月30日9:00-12:00,宁夏银川一中健康城校区高二英语组全体老师线上观摩了一节由北京师大二附中郑颖老师带来的题为《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以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 humor为例》的高二英语说课展示活动,随后组织了线上评课活动。
第一部分:线上听课
北京师大二附中郑颖老师进行题为《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以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 humor为例》的说课。
高二英语组的老师们进行了30分钟的线上听课。
第二部分: 线上评课
刘静老师首先进行评课,讲到通过观看郑老师的课例分析,收获颇多。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过程中,微观来说,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宏观来说,深度学习并不只是为了促进学生高级认知和高阶思维,而是指向立德树人,指向发展核心素养,指向培养全面展的人。
在整单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依据深度学习实践模型,首先,选择单元学习主题,挖掘和梳理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核心文化知识内容。第二,.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从语言知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以及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入手,确定属于认知层次,态度层次和行为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三,设计单元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侧重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转变;跨课时迁移、改进口头报告以及拓展阅读。第四,开展持续性评价,可以紧密围绕单元学习目标进行评价,实施跨课时的持续性评价以及运用思维显性化手段促进评价。
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化意识可以以培养学生认知、态度、行为三方面为目标。首先,认知方面,帮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态度方面,培养学生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行为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涉及几个步骤的演进和融合:首先,通过分析与比较,帮助学生感知中外文化知识。第二,通过赏析与汲取,帮助学生认同优秀文化。第三,通过认知与内化,帮助学生加深文化理解。最后,通过行为与表征,使学生形成文明素养。
总之,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用内容重组与添加、改进口头报告、跨课时迁移、引入中国元素、深化对比评价以及拓展阅读等方法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引领、有立意;学生活动要让学生觉得有意思、有想法。
牛慧玲老师说听完本节课有三点体会。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可以有所侧重,比如,本节课就选取了文化意识这一切入点。之后,是不是也可以从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语言知识中的一个作为切入点去进行单元设计呢?第二,课程标准的重要性。郑老师在阐述文化意识是什么,用什么,怎么用的过程中,紧扣课标,充分发挥课标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使得本节课的设计有理有据,更加科学可行。我校也在鼓励大家研读课标,课标的深入理解和解读对深度学习的推进极为有益。因为课标中的有些观点和深度学习理论不谋而合,紧密相关。第三,郑老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非常有助于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探究,真正助力学生的深度学习。比如,在讲到“why does mr. bean pretend to like the food when the waiters ask him?”这一问题时,学生出现了“因为英国人保守和有礼貌”的回答。这和郑老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渗透紧密相关。对英国人性格的探究,是有助于主题意义的理解的。
今天的线上培训为今后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具有非常强的参考价值。工作即科研,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教师要有引领,有立意;学生要有意思,有想法。
周娅美老师讲到通过学习,对深度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有了更深的理解,就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落实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郑老师以课标为依据,提出了文化意识的内涵、定位和意义,以高站位阐释了文化意识培养目标的三个维度:认知、态度和行为。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上,郑老师使用英语学习活动观从微观构架出发勾勒出培养文化意识的具体、主要的途径。又以深度学习理论宏观把握文化意识培养的高阶目标—“立德树人”。基于理论,构建课例实践模型,郑老师分为了4个环节: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郑老师就单元主题“认识幽默”-“理解幽默”-“创造幽默”,巧妙地以“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从英语学习活动观到深度学习系统地讲解了就“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条主线如何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郑老师强调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转变,例如跨课时迁移、改进口头报告、拓展阅读、对比评价和中国元素的渗透。突出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突出中国元素的显性地位并培养学生通过中外文化交流来促进中国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有学习目标就应该有学习评价。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设计、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可持续性评价?这依赖于“首尾呼应”、“环环相扣”的意识。评价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紧扣课时间的相关性,运用相关显性化的思维,例如作业的创新布置来进行具体的教学评价。在进行教学后,要及时反思所落实目标的程度。
通过观看课例,我认识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是师生共同探索的、有温度的浪漫之旅,我也更加笃定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以大“思政”高度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提升的地方。
郑海琴老师说,听完课感触特别多,首先觉得自己的理论学习非常欠缺,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并且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去。郑老师从教学目标的界定到持续性评价,再到检测目标是否达成,主线非常清晰,而且将抽象的教学目标具体化,真正做到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感触最深的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整体性,通过演绎和归纳的方法,体现出来。开放性:任务的开放性,氛围 的开放性以及资源的开放性。这里深层挖掘就是课程结构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额转变还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有,实施跨课时的迁移。需要老师足够的支架。最后反馈和检测用了汇报和问卷调查,在以后的课堂中会慢慢渗透,有侧重地运用于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深度学习不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学规律,找到最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的教学,学习活动。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能给学生引领,有立意的老师,教出有想法,全面发展的人。
最后米占东副校长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课。
1.郑老师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课标》中文化意识目标:(1)内涵: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2)定位: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3)意义: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通过对文化意识目标的解读,让我对这个目标更清晰的认识。
2.郑老师对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的分解:(1)认知:活动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2)态度:汲取文化精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3)行为: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这清晰的揭示了从“活动知识”至“形塑品格”的路径。这样解读可以看出课标对文化意识目标表述的层次性。
3.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涉及几个步骤的演进和融合:感知中外文化知识——分析与比较;认同优秀文化——赏析与汲取;加深文化理解——认知与内化;形成文明素养——行为与表征。课标中明确指出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步骤。
4.郑老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解读了文化意识培养的方式:深度学习和英语学习活动观,她认为深度学习是“深度参与”的学习过程,“深度认知”的学习对象,“深度发展”的学习效果,同时提出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这对指导我校一线教师践行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郑老师根据单元主题意义探究,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添加,这是目前备课时急需解决的问题。郑老师根据《课标》要求合理表述单元目标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在教学活动设计上,郑老师通过教材内容重组和添加、改进口头报告、跨课时迁移、拓展阅读、引入中国元素、设计对比与评价高阶思维活动等方面去实现指向文化意识素养培养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目标教师所要做的转变。
6.开展持续性评价的思考:(1)紧密围绕单元目标进行评价,目标是可检测的,从目标出发,以此为标准进行评价。(2)实施跨课时的持续性评价,在整单元教学中,通过前后联结的课堂内容,通过多课时的跨课时的迁移应用,感受到学生文化意识上的进步。(3)运用思维显性化手段进行评价,布置文化意识的相关作业,让学生呈现自己的想法,设置与文化意识相关的表达任务,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设置问卷或访谈,让学生写出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感受等。
第三部分: 总结活动
最后,刘静老师从课标解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深度学习概念的理解三个方面做了总结。希望高二英语组的老师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做中学,用中学,以此来推动我校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最后,也提议高二英语组的老师们筹备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活动。
图文: 高二英语组
编辑: 牛慧玲
审核: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