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高中高效课堂“创新与发展”暨昌乐二中课改四年历程回顾与经验共享研讨会,于4月21日至24日在山东省昌乐二中举行。我校张剑云副校长带领高一高二备课组长一行11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通过四天会议的学习交流、观摩考察,让我们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21日全天我们先前往昌乐二中,随堂听了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的课,感受这种课堂教学的特点,我们听后感觉,的确有特色。张剑云副校长在会议留言本上写下了对这种课堂的感受:“解构课堂,特色鲜明。”
22日,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做了《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
赵校长首先讲了“我的教育观”、“我的教学观”和“我的考试观”。他认为教育即成长,教育即“解放”(就是陶行知提出教育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教育就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是教师呵护生命成长的事业,所以要审视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讲到教学与考试时,他说,“教”为不教,学为成长;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把“教学”变为“引领”;教学就是导、学、做三位一体;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课堂上问题意识和疑问精神的培养。而考试是对学习的检验与督促,它不是学习的目标,为考试而“学”而“教”违背教育规律,高考只是高中教育的副产品。
赵校长又详细介绍了“271高效课堂模式及其如何保证顺利实施。
赵校长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发现班级学生这样一个有趣的“271”现象: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表现大致呈现为:20%的孩子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学习积极主动;70%的学生表现中等;另10%的孩子为学困生。其中70%的那部分中等表现的学生再呈现两种定向发展趋势,一部分是努力朝着20%的部分向上发展,另外一部分慢慢朝着10%的下方滑落。而教育的目标应该主要是促进10%的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的让70%的学生涌向尖子生行列。
同样,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同样呈现出“271规律”:20%的时间内学生被老师带动进入全效学习状态,70%的时间内学生没有达到优质高效的吸收利用,10%的时间内效果极其低效。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课堂始终被老师主宰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要把提高升学率,首先要抓住的核心就是“271规律”中每个70%部分!
“271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 30 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法则”的一切核心:是课堂教学。
“271法则”三大模块:预习、互动、测评。
“271法则”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271法则”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轻起来。
再次,“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三段六步
三段:课前预习自学、课中高效课堂、课后训练拓展;
六步:第一步是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第二步是导学案引领,二次探究;
第三步是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第四步是展示点评,拓展提升;
第五步是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第六步是自我完善,训练提升。
第四,三路并进,重建课堂
第一路:三案并举——铺就高效快车道 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
第二路:三驾马车——保证课上课下双高效 高效学习小组、行政管理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
第三路:校本培训——培训是最好的教育,培训是最好的管理。
23日24日两天,于春祥做了《研究,课堂创新的必由之路》原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冯恩培做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令与会者赞誉。
据悉,学校今后还将陆续派教师前往学习考察。